土壤修復后商機無限,出路何來?
發布時間:2020-08-26 08:39:02
土壤是農作物生長的基礎,但是,近兩年土壤污染的情況卻越發嚴重,很多農作物深受其害,不少農戶人更是因為這種土壤污染遭受極大損失。土壤污染的問題不僅直接影響了農民的收益,而且在這種污染嚴重的土壤上生產出的農作物在安全上也存在隱患,會影響到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社會穩定。所以,土壤污染問題不可小覷,而土壤修復之后能帶來的收益更是大有可觀。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土壤污染帶來的直接影響主要是使得我國耕地基礎地力偏低,而這主要是源于化肥施用不當。農民在施用化肥時普遍沒有接受過專業科學的培訓,基本上都是憑借多年來的種植經驗進行施用,這就給土壤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導致畝均施用量偏高、施肥不均衡,有機肥資源利用率低且施肥結構不平衡等問題。
面對這種土壤污染的問題,要想創造致富的機會,關鍵還是要從根基上改善這種狀況,讓農民學會合理施肥。首先,可以采用無人機施肥。為了能夠讓農民更好地享受到這種高科技施肥帶來的好處,農業部從去年開始就已經明確表示過要在全國范圍內啟動化肥農藥零增長計劃,并預計在2020年,農藥生產中的農藥化肥的使用量只減不增,因為無人機噴灑可以使得噴灑更加均勻,能夠有效避免過去施肥不均的情況。
其次,應該鼓勵農民使用綠肥和有機肥,尤其是在南方地區,光熱充足,農民朋友應該充分利用特有的優勢條件,有效利用冬閑田和肥水光熱資源,推廣種植綠肥,如紫云英、苕子、土豆、黃花草等,種植后使用可以避免化學物質較多的化肥對土壤的危害。
后,還可以選擇種植專門的草種來治本,這也是目前較為推崇的一種方式。因為種植一些特殊的植物可以直接把有毒的重金屬元素從土壤中帶走,比如國內使用較多的就是蜈蚣草這種蜈蚣草可以和桑樹、甘蔗以及玉米進行套種。比如將蜈蚣草和桑樹進行間作,不僅有利于桑蠶產業的發展,而且還能夠有效修復受損土壤。
農民在種植經營過程種應該擁有長遠的眼光,不能為一時獲得高收成就亂用肥料,而應該著眼于更廣闊的天地,合理科學地使用優質的好肥料,這樣才能夠真正讓土壤給自己帶來一本萬利的收獲。
- 上一篇:批準實施飲用水水源地環保專項行動
- 下一篇:沒有了!